EP37 向大自然學習,一位法師的鶴岡山居歲月(3之3)


2022/5/14

俗話說「不要欠過年」。
是指人們會設法在年關前還債結帳,也好讓今年有個階段性的結束。
對應道業修行,是如何來「結算」、「還債」的呢?

本集見日法師繼續分享《鶴岡山居誌》中〈圍爐・野宴〉、〈木瓜的苦路〉、〈豆子的本事〉三篇章有聲書,讓我們一起來聆聽。

#EP36向大自然學習,一位法師的鶴岡山居歲月(3之2)
#EP35向大自然學習,一位法師的鶴岡山居歲月(3之1)

◆ 劃重點

  1. 出家人的事業,就是道業。我們也欠人債務,這債務就是自己造作的身、口、意三種行為的善惡業。在除夕夜,應仔細審思,這一年中自己究竟造下了多少業?是白業多抑或是黑業多?跟貪瞋癡相應的都屬於黑業,是三惡道的業因;和戒定慧相應的是白業,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也就是六度波羅蜜的菩薩善業。
    若無出離心、菩提心,雖修善積福,仍是有漏的善業,所以要確實地做檢討,以求日後的改進。
    寺院中出家人過年是以懺悔做為結帳,這也就是過年要禮懺的原因︰檢討自己的身心狀況、煩惱輕重,究竟和出家人的身分、心態有多少不相應之處。
  2. 慈悲遠比憐憫來得偉大和崇高。憐憫的根源是恐懼、傲慢和自大,有時候甚至沾沾自喜的感覺:「我很高興,那不是我。」
    「當你的恐懼碰到別人的痛苦時,它就變成憐憫;當你的愛心碰到別人的痛苦時,它就變成慈悲。」
    因此,慈悲的訓練,就是去了解一切眾生都是相同的,都以同樣的方式在受苦,去尊崇一切受苦的眾生,去了解你既離不開任何眾生,也不高於任何眾生。
  3. 佛法說修行要隨緣而不攀緣,兩者有時很難辨別。攀緣是自己有心去做,而且是勉強去做;隨緣是緣成熟了。
    如印經,我只有一塊錢,人家印經的時候,我可以隨喜,這叫隨緣,這個應該要做。如果自己有足夠的錢,一次印上千冊,也可以。力量薄弱的話,就少做,量力而行。
    不要計劃得太多,才能清淨。

聽眾回饋

黃小姐:
哇!今日又是法喜、美好的一天!
聽完見日法師的分享,深刻了解到「飯食已訖,當願眾生,所作皆辦,具諸佛法」、「慈悲遠比憐憫來得偉大和崇高」和「隨緣而不攀緣」,值得我再二刷聆聽,讓自己當下體悟大自然也是佛法啊!
感謝、感恩見日法師的慈悲喜捨,再次分享這麼讚的有聲好書!


某居士:
兼具知識與知性,身、心、靈最高層級饗宴,感謝見日法師的分享!

許小姐:
感恩見日法師分享鶴岡山居誌中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