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183 | 普門品4:觀世音菩薩救七難—如何面對生命中的風難


2025/3/17

近來網路上有個流行語叫「精神內耗」,指的是因內心敏感,自我懷疑,過度在意他人眼光和評價,導致內心常處於焦慮不安的狀態,嚴重者甚而導致精神力和行動力降低。
像這樣因為別人的一個眼神、一句話、一個表情,內心就颳起風暴,瞬間將自己推進羅剎鬼國受苦,不就是生命中的風難嗎?

〈來點香光〉普門品系列4
在生活中,我們經常面臨如「風難」、「羅剎難」般的考驗與挑戰,也因其引發的恐懼、不安與瞋怒,而感到無助和焦慮。本集見享法師要繼續和大家分享普門品概介:觀世音菩薩救七難—如何面對生命中的風難(羅剎難)。只要真誠地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即能感受到心力的提升與菩薩的護佑。祝福大家:念彼觀音力,自在喜相隨。


#推薦一起聽
普門品

◆ 劃重點

  1. 《普門品》中關於風難(羅剎難)的經文:「若有百千萬億眾生,為求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珊瑚、琥珀、真珠等寶,入於大海。假使黑風吹其船舫,漂墮羅剎鬼國,其中若有乃至一人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是諸人等,皆得解脫羅剎之難。以是因緣,名觀世音。」
  2. 《摩訶僧祇律》中,有提到:「利衰及毀譽,稱譏和苦樂,斯皆非常法,何足致憂喜。」所謂「利衰及毀譽,稱譏和苦樂」:是指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八種境界,包括:利益、衰敗、毀謗、名譽、稱讚、譏諷、苦事、樂事,也就是佛教所說的「八風」。這八種境界,就像風一樣,會搖動我們的心,使情緒起伏不定。
  3. 我們該如何面對八風呢?
    偈頌說:「斯皆非常法,何足致憂喜。」這八風的境界都是一時的,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,我們不必對它生起過多的憂慮或歡喜。只要我們能坦然面對八風,每次的生命經驗,都是蓄積內在安定和智慧力量的機緣。
  4. 當心中充滿怒火與不安的時候,就如同遭到黑風侵襲,若能當下覺察到,這些情緒與自心的相應,便能理解:所謂的「羅剎鬼」其實來自己內心的無明與煩惱。
  5. 在生活中,我們經常面臨如「風難」和「羅剎難」般的考驗與挑戰,並為所引發的恐懼、不安與瞋怒,感到無助和焦慮。〈普門品〉的「念彼觀音力」告訴我們,觀世音菩薩始終以無邊的慈悲與智慧庇佑眾生。只要我們真誠地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將能感受到心力的提升與菩薩的護佑,這也是對自己最好的支持與陪伴!祝福大家:念彼觀音力,自在喜相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