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206梁皇法會:懺悔滅罪之道


2025/8/23

你是否曾感覺,心裡總背負著一些說不清卻沉重的東西?那可能是過去累積已久的「業障」。它或許來自無意的言語傷人、習氣使然的行為,甚至是自己都已經淡忘的小過失,但痕跡卻依然深藏心底,讓身心難以全然自在。

那麼,該如何清理這些無形的枷鎖呢?佛教提供了一個既實際又有效的方法——懺悔。

所以,在佛門中有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《梁皇寶懺》。經中形容眾生罪業是「罪若丘山之積,業如滄海之深」。是以,如果沒有真誠懺悔,這些業力便會在身心中層層累積,甚至影響我們的生命。

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,想知道懺悔如何帶來真正的解脫與安定,誠摯邀請你收聽本集〈來點香光〉——梁皇法會:懺悔滅罪之道。

讓我們一起在佛法的智慧中,學習如何破除強烈的執著心,生起求懺悔的心。這將會是你邁向自在與光明的重要起點。

◆ 劃重點

  1. 「罪若丘山之積,業如滄海之深」。
    造業通常在兩種情況下發生,一種是無明煩惱,自己搞不清楚狀況,不知不覺傷害到別人了,可能不是故意的。另外一種就是明知道這樣做不對,可是當習氣一來,就是控制不住,還是做了傷害別人的事。
  2. 開始學佛了解因果之後,回頭看這些行為就應該要警惕起來,也就是「恐怖心」,要知道這個很嚴重,不是小事情,是需要認真處理的。
  3. 最理想的懺悔是「觀諸法實相」。無生懺,當看透一切都是空的,就像太陽出來,那罪業也就像露水一樣不見了。
  4. 對於還沒辦法直接觀空的人,其實有一個很實際、有效的方法,就是誠懇磕頭禮拜。特別是像參加梁皇法會,禮拜梁皇寶懺。
  5. 當你非常誠心的禮拜,就能夠處理到更深層的罪業。所以禮拜的力量其實很大,而且效果很直接。業障如果清淨了,心境也會完全不一樣,會開闊很多。再去學習佛法,修定、修慧都會感覺比較順利,比較得力。為將來能觀諸法實相打下基礎。還有另一個好處是,跟著大家一起參加法會,一起禮拜,會互相影響氣氛,及大眾威德力。
  6. 「罪從心起將心懺,心若滅時罪亦亡」。
    「罪從心起」是我們的念頭、行為造了罪。「心若滅時罪亦亡」的「心滅」是指破除我們的執著心、強烈的分別心、固執的看法。如果能夠放下這種執著,明白很多現象像夢一樣,不實在,本質是空的。當那緊抓不放的分別心停下來了,就是所謂的心滅。而依附在執著心上面的罪業,自然也就跟著瓦解了。

聽眾回饋

A.居士:
感謝〈來點香光〉分享了——梁皇法會:懺悔滅罪之道。把握因緣,親自去體驗梁皇法會共修的殊勝與莊嚴,這個過程的轉化會讓我們無比法喜與輕安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