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EP208必讀經典《八大人覺經》4 什麼是多欲?為什麼欲望太多,反而帶來痛苦?
2025/9/6
近年來,「斷捨離」成為流行的生活態度:透過整理與放下,捨去多餘,換來更清爽的空間與心情。然而,若要達到真正的「身心自在」,關鍵不在收納技巧,而是該從源頭著手——在購物當下先問自己:「這是需要,還是想要呢?」
「需要」是生活必備;「想要」則往往來自貪欲的膨脹。如果我們不加辨別,讓「想要」無限蔓延,心便會陷入追逐的輪迴,永遠不會真正滿足。正如《八大人覺經》所提醒的:「多欲為苦;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,少欲無為,身心自在。」煩惱隨著欲望增長,是痛苦與輪迴的根源;唯有學習減少貪欲,才能漸漸體會安定與自在。
〈來點香光〉必讀經典系列——《八大人覺經》第四集,自範法師將引導我們覺知自己的貪欲,一起在日常中實踐少欲的智慧,用減法生活,換來更多的自在與清淨。
#推薦一起聽
EP196 必讀經典《八大人覺經》1:聖者覺悟的八件事
EP201 必讀經典《八大人覺經》2: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
EP205必讀經典《八大人覺經》3 四大苦空,五蘊無我
◆ 劃重點
- 《八大人覺經》提出八個修行方向,分為「正見」與「行動力」兩部分。
第一覺悟強調觀照「無常、無我」,建立正確知見,破除我執,修正心念與行為,令身心清淨,得安樂解脫。
第二覺知到第八覺悟,則以此智慧為基礎,展開實踐:少欲、知足、精進、多聞、布施、出家與發大心。修行核心在於破除煩惱,特別是最常活動的「貪愛煩惱」與「見煩惱」,透過「無常、無我」來對治「我見、邪見」,以「少欲」來破除「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」等煩惱。 - 「多欲為苦,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」:因貪心引發瞋心與不善法,故首要修少欲以斷貪。眾生自無始劫以來輪迴不息,受盡生死之苦,稱為「生死疲勞」。而一切苦惱根源皆從貪欲而起,因欲不得滿足,便生瞋恨,造作惡因,痛苦遂無窮循環。
- 「少欲無為,身心自在」:如果欲望輕微,我們就能覺悟無為法(自性清淨心、空性)的道理。而不強求,順應自然的法則,順應因緣。能夠減少欲望,身心就能夠得到自在。
- 「多欲」與「少欲」的兩種判斷準則:
(1)是不是你本分所應該得到的?
(2)是需要,還是想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