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74 【祖師大德法語2】淨土不在遠方,在心裡。
2023/1/28
有一位年輕人到山上砍柴,他自認年輕、有力氣,中途也不休息,就想多砍些柴回家。
接下來每一日,年輕人都更早起、晚歸,花更多時間砍柴,但收穫量卻是一日不如一日。
年輕人心中納悶:為什麼我這麼努力砍柴,但收穫反而越來越差呢?
一旁的老樵夫看見了說道:「年輕人,你的確是花了許多時間、力氣砍柴,卻忘記把斧頭磨利,當然會事倍功半呀!」
故事中的年輕人因急於求成,思考反而變的狹隘,沒想到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」
如同修行若只是一心急求,而無法照見當下、覺知周遭,也就感應不到清淨的國土了。
來點香光【祖師大德法語】系列 第二集
見拓法師與你分享《維摩詰經》的偈頌:「若諸菩薩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;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。」讓我們一起聆聽~~
#推薦一起聽
# EP61【祖師大德法語1】處逆境用開拓法;處順境用收歛法。
◆ 劃重點
- 「若諸菩薩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;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。」
意思是說:如果菩薩想要成就清淨的國土,應當先清淨自己的心;隨著自己的心清淨,那麼國土自然也就跟著清淨了。 - 故事中急於拜懺的居士,對周遭環境沒知覺,表示他心不在當下、急求一個目標,急求未來,這樣的心就感應不到當下清淨的國土。如果能用拜懺虔敬的心,對待房子裡的桌子、椅子、地板、門窗等物品,他所處的空間就會大不同了,進而能體會:「若諸菩薩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;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。」
- 在《聽心兒說話》這本書中有句話說得很好:「你生命中每件事,每個遭遇,每個關係,都是你內心模式的反映。」
反省在我們的生命中,我們常常遇到怎樣的遭遇、怎樣的關係、怎樣的人事物,那都有著我們的反應模式,造成相同的境遇不斷循環。「若諸菩薩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。」如果我們想要有清淨、光明的人事環境,要先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內心的反應模式是什麼,造成事情不斷循環的是自己什麼反應模式呢?
能覺察、能照見外在是內心的反應,是跳脫輪迴的第一步。慈悲覺知這反應模式,才有力量轉化它。能夠轉化,就會發現,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。您周遭的人事物都會跟著清淨、光明。 - 「若諸菩薩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;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。」清淨、光明的淨土,來自清淨、光明的心;心清淨、光明、有覺知了,外在人事物、外在的國土也會變得清淨、光明。
聽眾回饋
黃小姐:
「你生命中每件事,每個遭遇,每個關係,都是你內心模式的反映。」能覺察、能照見,外在一切是內心的反應,回歸本自清淨的心,跳脫習性循環的苦惱,轉化的力量就能讓自己心寬轉安詳。
非常感恩~感謝見拓法師分享《維摩詰經》的偈頌:「若諸菩薩欲得淨土,當淨其心;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。」
許小姐:
覺察周圍人、事、物的變化,一心急求,反而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。感恩見拓法師分享祖師大德法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