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EP216必讀經典《八大人覺經》6:懈怠墜落,常行精進
2025/11/1
《八大人覺經》第四覺知:懈怠墜落,常行精進,破煩惱惡,摧伏四魔,出陰界獄。
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「提不起勁」的時候。那份懈怠與精進之間的拉扯,往往決定了我們能否成長,能否達成心中的願望。經文提醒我們,除了貪欲與不知足,懶惰更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礙。懈怠讓人沉淪,而精進,則是讓心提起向上的力量。
「精進修行」的首要任務是「破煩惱惡」。以四念處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,破除內心的愛煩惱與見煩惱。這樣的修行,能幫助我們超越「四魔」——煩惱魔、五蘊(陰)魔、天魔與死魔,最終從身心與生死的牢獄中解脫。
本集的〈來點香光〉,自範法師將繼續帶領大家一起探討「精進」的意義,當你能一步步破除內心的惰性,便是一步步遠離墮落的危險,願你也能生起不退轉的決心,一同「成就聖道、解脫生死」。
#推薦一起聽
EP196 必讀經典《八大人覺經》1:聖者覺悟的八件事
EP201 必讀經典《八大人覺經》2: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
EP205必讀經典《八大人覺經》3 四大苦空,五蘊無我
EP208必讀經典《八大人覺經》4:什麼是多欲?為什麼欲望太多,反而帶來痛苦?
EP215必讀經典《八大人覺經》5:心無厭足,唯得多求
◆ 劃重點
- 第四覺知:懈怠墜落,常行精進,破煩惱惡,摧伏四魔,出陰界獄。
- 「懈怠」主要指我們的身、口、意──也就是行為、言語以及念頭──都處在一種鬆散、提不起精神的狀態。「墜落」就是失去寶貴的人身機會,甚至墮到三惡道去受苦。
- 四念處就是培養四種觀察的能力:
第一,是觀察我們身體的本質,觀身不淨。
第二,是觀察感受的本質,觀受是苦。
第三,是觀察我們心念的變幻無常,觀心無常。
第四,是觀察一切事物,其實都沒有一個永恆獨立的我存在,叫做觀法無我。 - 修四念處可以對治「愛煩惱」及「見煩惱」。透過看清楚身體和感受的真實面貌,也就是它是不淨的本質,是苦的,就可以減輕我們的貪愛跟執著,這個就是破愛煩惱。透過看清楚心念的無常變化,還有那個無我的實相,就可以破除我們錯誤的觀念和認知,這就是破見煩惱。
- 摧伏四魔的「四魔」是:煩惱魔、五蘊(陰)魔、天魔及死魔,是修行路上會遇到的四種主要障礙力量,它們不一定是指外面那種有形的魔鬼,更多時候是指我們內在與外在的一些阻力。
- 精進的重點,不在於一天拜佛拜幾拜,而是我們在修行時,內心勇悍,沒有退縮!也就是要有「成就聖道、解脫生死」的決心,這才是關鍵!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