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209【悟師父與你談心17】何處是樂土?


2025/9/13

在人生的旅程裡,我們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。有些是個人的挑戰,有些卻是整個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困境。正因如此,我們會感受到生命的苦迫與不圓滿,也看見世界的污濁與國土的危脆。

那麼,樂土究竟在何處呢?

在【悟師父與你談心】系列第17集中,我們將一同探討:何處是樂土?
而在談「樂土」之前,悟師父先引導我們回頭思考:什麼才是真正的「人生問題」?
現代人常自嘲自己是「社畜」,每天上班累得像條狗,甚至還不如家裡的寵物過得悠閒。

但佛陀是如何說明人與動物間的差異?我們今生能得此人身,又有什麼珍貴而殊勝的地方呢?
答案或許比你想像的更深刻。佛陀的智慧提醒我們,樂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彼岸,而是能在當下心境中轉換、在日常生命裡實踐的。當我們以智慧與慈悲來看待困境,人生的風景也能隨之改變。

邀請你一起收聽本集的〈來點香光〉,跟隨悟師父的引導,以覺察、感恩的心,一起轉化視角,尋找內心那片安詳與自在的樂土。

#推薦一起聽 【悟師父與你談心】系列
EP97 【悟師父與你談心1】冷漠不是來自別人而是自己
EP102【悟師父與你談心2】培養耐心增福報
EP107 【悟師父與你談心3】學佛到底要學什麼?
EP111【悟師父與你談心4】由無常看人世間的苦
EP120【悟師父與你談心5】家在哪裡
EP126 【悟師父與你談心6】過年
EP138 【悟師父與你談心7】孤獨是生命的本質
EP142【悟師父與你談心8】調適與轉化
EP152【悟師父與你談心9】父母死後有保佑的能力嗎?
EP159【悟師父與你談心10】發現「老」
EP164【悟師父與你談心11】忖量一下說話的分寸
EP171【悟師父與你談心12】當下這一念
EP178 【悟師父與你談心13】一句彌陀作大舟
EP188【悟師父與你談心14】佛陀與提婆達多:敵對還是成長的推手?
EP190【悟師父與你談心15】如何管理易怒的心?
EP199【悟師父與你談心16】龍女成佛:性別之間的超越智慧

◆ 劃重點

  1. 佛陀告訴我們:生命的真實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苦,有苦苦、壞苦、行苦等等。儘管苦是一切生命的共通處,而由於業感的不同,福德智慧的差異,「苦」的方式、層面,六道眾生各有差異。
  2. 「人」乃三善道眾生。與畜生道之區別,不只是色身、生存方式、居住環境的差異,更重要的是「人身」有其他道眾生所不共的殊勝處。例如:人有自由意志,可以隨心所欲做他想做的事,更可以透過種種心靈的鍛鍊,來加強意志,增進生命的「自由度」,人還有慚愧心,對聖賢生出仰慕、希求的心,對兇暴不道德的行為,產生羞惡感。在在說明了「人」的殊勝,也顯示「人」的可貴。
  3. 人必須自己開發自己、解放自己,如果自覺生命裡缺乏某些東西,也必須開放自己的心靈去觀照,而不是坐困愁城,成天哀歎,因為自憐的結果,往往造成更可悲的結局,也完全無法改善問題。有時「冷漠」不是來自別人,而是自己呀!
  4. 儘管現代文明帶給人們富裕的物質享受,但是人類心靈的園地,仍然要每一個人善用心的犁耙去開墾、播種。如果我們希望活得更溫馨、更和樂,那麼日常生活中,何妨先學著開放自己,關懷自己也關懷別人,相信就在我們打開心靈的同時,也發掘了生命中無窮盡的寶藏。
  5. 人生什麼時候有「問題」?就是當你不能接受它,用逃避、冷漠、害怕,甚至詛咒……,那麼「現象」就會變成「問題」。但是如果我們能時時存著感恩的心、歡喜的心,冷靜地觀察宇宙人生的一切,坦然接受,不憂不懼,則何處不是家鄉?何處不是樂土?這些只在「一念心」。